近日,驻利比里亚大使任义生在利主流媒体发表题为《中国特色减贫实践为人类减贫探索新路径》的署名文章,介绍中国减贫成就,分享中国特色减贫经验与做法,以及中国支持非洲减贫发展的不懈努力。利主流媒体《每日观察家报》、《新闻报》、《每日写实报》等分别进行了全文刊登。

文章全文如下: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日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减贫历程的探索和实践,分享中国扶贫脱贫的经验和做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特别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8年时间,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成功的密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既宏伟也朴素,就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
二是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消除贫困作为定国安邦的重要任务,制定实施一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都把减贫作为重要内容,从国家层面部署,运用国家力量推进。
三是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中国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把改革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发展解决经济不平衡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不断消除导致贫困的制度性、结构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