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English
首页 > 使馆活动和最新信息
传说与现实--一位利比里亚女记者眼中的中国
2022-11-21 17:37

利比里亚《分析家报》编者按:

利比里亚执业女记者迪安娜·西科尔女士和一群年轻有进取心的非洲记者一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观学习,见证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二十大。 他们还亲身体验了一个富有韧性的国家及其人民的独特文化和文明,他们在四十年的时间里将这个曾经举步维艰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感谢迪安娜的亚洲之行,以及中国政府通过其驻利大使馆为《分析家报》提供的机会,我们在本期的第 2 页出版了西科尔小姐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标题为“传说与现实——我对中国及其与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看法”。正文如下:

我对这个伟大国家正在进行的激动人心的探访决定了这篇文章的分量和价值。这个国家是由致力于辛勤工作、爱国主义和勤奋的人民建立的,他们坚信创造财富和繁荣、让人民平等受益的共产主义学说。这是一个国家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从贫困和愚昧的地牢里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和军事强国的故事。

我在中国的经历,就像任何从其他地方来的爱国公民一样,为我了解伟大的国家如何从默默无闻上升到令人羡慕的地位的探索增添了极大的热情,为决心改变自己历史的人民提供了灵感。

这段旅程也促使我对与中国有关的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事情进行批判性的研究。唯一的原因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和增长周期远远落后于全球许多其他国家。但是今天,作为一个来自利比里亚的公民,有机会访问这个奇妙的工业化国家,我不禁感叹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以及这个国家的人民日夜工作以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车轮的坚韧精神。

 当然,对于任何敏锐的观察者来说,这个“亚洲虎国 ”是如何从无名小卒逆袭为英雄,从默默无闻到全球闻名,从被嘲笑为 “东亚病夫”到世界强国的最高梯队,都是相当令人震惊的事情。

他们的魔力是什么?我的一位同事通常会问:“我们是否都在侍奉同一个上帝,在同一个太阳下行走?中国和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是极其值得称赞的。”中国是如何从一个曾经被指责和负债累累的巨大落后国家成为在政治、财政和经济上稳定和充满活力的不可或缺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背景

作为中国国际新闻中心项目倡议的受益者,我永远感谢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与我的非洲记者朋友一起前往中国,去直接观察另一种文化,看到另一边的人如何生活:他们如何设法不靠外部援助、独立自主地改变自己;以及作为一个经济巨人的中国如何没有失去与传统和价值观的联系。

我也感谢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为我提供这个机会。

我目前探访中国的计划是为了加强中国和非洲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看到并向世界报告真实的中国。

我一直在享受接近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机会,其十四亿人口被爱国主义和谦逊、友谊和辛勤工作的文化所凝聚。我已经到达中国并计划前往各地参观,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他们经历艰苦奋斗取得了的惊人进步,这个故事对许多非洲国家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也为摆脱外国侵略和影响的压迫而斗争,这些斗争仍未结束。

我对中国的探访还为我提供了一个见证历史性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独特机会。中共二十大重申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庄严承诺,也使我了解了另一种层次的民主,二十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来讨论和决定国家作为一个政党未来五年的发展。这是一个专注于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政党。

我所目睹和研究的内容

在全球媒体的密集报道下,为期一周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在密集的报道中,对二十大的积极反思显示了一些突出的因素,这些因素使中国在过去70多年里始终走在稳定增长的发展道路上。

随着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发展,中国一直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负责任治理的基本原则,并通过自我审查和改革对其进行微调,以应对国内和国际发展的实际需要。

中国的“转型”清楚地证明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3年时间里可持续治理的可行性。中国持续不断的建设行动使全国人民在40年内脱贫致富。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过去40年里,中国收入低于国际贫困线(每天1.9美元)的人数减少了近8亿人。中国以一己之力为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减少做出了近四分之三的贡献。

除此之外,人民也从依赖心态转变为自力更生的心态。总的来说,不仅仅是政府系统通过内部建立的自我审查和自我改革机制经历了转型,人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