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English
首页 >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2021年3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1-03-22 19:09

  总台央视记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接受采访称,美西方仍在国际事务中奉行霸权政策,试图阻挠世界多极化和民主化趋势,将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强加给他国。中俄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加强高水平协作,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协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拉夫罗夫外长的话一语中的。世界越是动荡不宁,中俄合作越要坚定前行。长期以来,美西方动辄打着所谓民主、人权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在世界上制造了很多麻烦,甚至成为动荡战乱的根源。中俄始终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合作,坚决反对世界上的霸权霸道霸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

  过去一年,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取得显著成果。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中俄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推动经贸、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逆势前行;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应该说中俄关系经受住了考验,含金量更足,友谊更牢固。

  拉夫罗夫外长现在正在对中国进行访问,相信拉夫罗夫外长此访将进一步巩固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中方愿与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以今年共同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为主线,弘扬条约精神,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战略互信、互利合作、民心相通、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典范,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周末结束。中方如何评价此次对话的成果?是否认为对话实现了预期目标?

  华春莹:此次中方应美方邀请,赴安克雷奇同美方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元首除夕通话共识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国元首亲自决策举行的。中方已经发布了消息稿。对话结束后,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国务委员接受了媒体采访,介绍了对话情况。

  此次对话期间,中美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

  首先,双方同意按照两国元首通话精神,保持对话沟通,开展互利合作,防止误解误判,避免冲突对抗,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双方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

  其次,中方在涉及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问题上阐明了坚定立场,相信美方对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方向美方明确指出,主权和领土完整是重大原则问题,美方不要低估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正当权益的意志。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特别是要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美方重申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此外,双方就一些具体领域合作及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说双方均致力于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合作,双方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探讨了为各自外交领事人员接种新冠疫苗作出对等安排,同意将本着对等互惠的精神就便利彼此外交领事机构和人员活动以及媒体记者相关问题进行商谈,并同意就经贸、两军、执法、人文、卫生、网络安全以及气候变化、伊朗核、阿富汗、朝鲜半岛、缅甸等一系列问题保持和加强沟通协调。

  我想强调,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态度是明确、一贯的,中方致力于同美方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同时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希望美方也能相向而行,特别是要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在此基础上,中方对中美继续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中国日报》记者:在这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美方多次提到中方对美国盟友进行经济和军事胁迫。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提恩称,感谢美方站出来支持澳方,美不会让澳孤立无援。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有报道称,地区国家谨慎对待美组建反华同盟,称一味迎合美战略目标,不顾中方关切,有失平衡。比如,韩方表示,韩国不仅不会视中国为威胁,还会进一步同中国加强务实合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关于所谓“盟友”和“胁迫”问题,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部分已作出了有力回应。我只想再说几句:

  第一,美国及其几个所谓盟友代表不了国际社会。实际上,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不承认美国就是国际社会,不承认美国的价值就是国际价值,不承认美国说的就是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

  第二,中国同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几个美国盟友之间各有各的问题和立场,是非曲直十分清楚。试图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向中国施压讹诈,甚至狐假虎威来吓唬中国,是行不通的。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有直航,绕道美国舍近求远,得不偿失。

  第三,至于胁迫,这个世界上究竟是谁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搞“长臂管辖”,“胁迫”他国,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中国从不发动贸易战、不非法抓捕他国公民、不无端打压他国企业。“胁迫外交”这顶帽子显然美国最适合戴,而绝不是中国。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中美两国人民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一些盟友国家的人民,都希望中美两国和平共处,中美完全可以有共同的“朋友圈”。希望美方展现作为大国应有的自信和风度,不要再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不要再胁迫其他国家追随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

  塔斯社记者:关于拉夫罗夫外长访华的问题,你能否介绍具体日程安排?

  华春莹:目前,我能够告诉你的是,拉夫罗夫外长已经抵达中国。这一次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拉夫罗夫外长的会谈将在中国广西桂林举行。双方将就中俄关系、双方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双方高层交往等一系列广泛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沟通。相信这次拉夫罗夫外长访华一定会促进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

  《新苏黎世报》记者:瑞士联邦政府上周发布